網頁

人生霓虹燈

歡迎光臨Asahi Radio,很抱歉我跟任何實體的廣播電台都沒有關系,純粹只是因為個人很愛碎碎念啦。

這個BLOG主要承載我的日記、隨想與各種突發性的感動等等,如果跟我一樣喜歡沈溺在過於喧囂的孤獨中,那就一起來跳舞吧。

2006年3月4日 星期六

斷背山的另一邊,是拿著望遠鏡的homophobia末期患者

改編自安妮‧普露(Annie Proulx)短篇作品〈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在我心中是一篇非常好的小說,短短的篇幅卻道出了好多故事,描述了好深的情感...而由導演李安執導的同名電影也感動了許多觀眾,得到普遍的肯定並且拿下許多大獎。
然而,台灣一名資深媒體人在部落格上的觀後雜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端。

彭蕙仙女士似乎是台灣相當知名的媒體人,她在二月九日的時候於中時編輯部落格的個人專區內發表了一篇文章〈隨筆與隨想:斷背山的另一邊〉,這篇文章的觀看人數在短短幾天內就衝上一萬多,迴響也將近1000多篇;並且同時在許多相關的網站、論壇、討論區引起熱烈的論戰,可謂是一項奇觀。

引起論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彭女士在文中認為這是『一個不負責任與扭曲的人倫的故事』,『凸顯同志情的唯美與高尚』,她認為『這樁戀情的背後同樣受到人最基本的欲望的箝制,並無昇華與新生的作用和機轉,這樣的一分愛實在無需被格外賦予特別的意境與高度。』同時也『擔心它會在年輕一代的心裡留下何種影響力──什麼時候開始,背叛成了一樁美德、而所謂的忠於自我又成了自私自利的化妝品?』
...她淺淺地留下對此片的不認同,但卻深深地撼動了許多人的心。
因此,我們可以看見短短幾天內湧進了許多失望、不滿甚至憤怒的留言──噢,這些留言你現在在她的部落格裡看不到,因為已經關閉了。但是,只要連上Google輸入彭蕙仙、斷背山的另一邊等關鍵字搜尋一下,還是可以找到相關的討論與紀錄

坦白說,寫作這種東西,尤其是〝關於XX的觀感〞這種東西非常主觀,因此作者自己要怎麼說、說什麼,其實是她家的事情。讀者或許有心有戚戚焉的,也或許有非常不同意的,但是這都是人們各自的言論自由。那為什麼這篇文章引起這麼多反對的聲浪呢?

除卻某些憤怒得忘卻理性的評論,可以看見許多人其實是非常感嘆於該文中流露出的對同性戀的不認同與隱憂。這是好幾十年來許多人不斷奮勇想突破的一堵高大森冷的石牆,而在看似較為開明的現代社會,這類話語仍出現在所謂的主流媒體中,實在令人唏噓扼腕。輿論反應了大眾的觀感,也同時影響了群眾的想法。

支持、聲援同性戀情的人們對這篇文章大加躂伐,因為文中並不贊同原著與電影中所敘述的那份愛,而這種不認同在屢屢遭到homophobia(恐同症)患者打擊、羞辱的人們心中,相當然爾就是一種否定一種痛楚...。
這種否定是不是會因為這種聲音而更為巨大,造成更多人的悲劇?不能說沒有這個可能...人們無法學會尊重,只是變得更加狹隘與自大,甚至對於homophobia的患者而言,反對的聲音是他們行使暴力最好的理由『他們就是有病!』。相對的,這種反對聲浪的高漲,也使許多依舊無法接受、認同並肯定自己性取向的人們因此更加痛苦掙扎...他們的心因此生病,生命因此變得慘白甚至就此失色...有太多生命因此殞落。

當然,對虔誠的衛道人士來說,這是一篇立場正確的好文章,不但可以使那些被美麗景象與音樂蒙蔽了的愚男笨女猛然清醒,還可以喚醒人們的道德良知、匡正社會風氣、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提昇文明與科技的發展...咦?您說一篇文章哪可能有那麼大的能耐,那就怪了,一部電影能夠就此翻轉全體人類的性觀念與性取向嗎?在這個多媒體的時代,資訊如此龐雜紛呈,似乎已經很難再有憑著一本書一首歌或一部電影就能改變社會的事情發生,所以擔心會因為斷背山之類以同志議題為主的文藝作品而影響自家兒女性別認同的家長大老們,實在大可不用那麼提心吊膽。

我不否認,禁忌的愛戀總是因此變得更加崇高神聖令人迷醉,但我想,這部小說與電影的動人之處,如果只是建立在羅密歐與茱麗葉式的悲戀元素上,那必定無法感動這麼多不同性向、性別、國籍、年齡、種族、階層的人。

〈斷背山〉這個故事講的是愛。

主角們那份深邃悲涼無法成就的愛、他們妻子們那份得不到回饋的愛、恩尼斯對女兒的愛、還有,傑克那份被迫只能隱匿起來的激越的愛...如果你在電影院裡只看到山上的風景,只看到兩個牛仔嬉戲追逐,那我會說你根本看不懂這部電影。

跟我一起去看的朋友,走出電影院後沉默許久才幽幽地說:『這部電影...丟出了好多問題。電影會落幕,但我們的人生卻尚未落幕...仍有那麼多無解的問題...』

是的,明明如此互相眷戀卻畏懼世人眼光而無法相守的主角是痛苦的,明明深愛著丈夫卻始終走不進他心中的妻子們是痛苦的,渴望愛卻注定在不完整的家庭裡成長的女兒也是痛苦的...一場拖拉糾葛了二十餘年的愛戀,好幾顆得不到期望回應而只能懸空揪緊乃至於淌血乾涸的心...
這不是一個快樂的故事,而在此故事中每個角色的掙扎與痛楚其實都可以好好討論一番。
或許,會有人說,故事中所敘述的愛,原本就是個錯,但是人在愛裡還有什麼能力分別對錯?況且,對錯是用誰的標準來衡量?也或許會有人說這場愛並不公平...沒錯,不公平。可是,人心、感情本來就不是能論斤秤兩擱在秤坨上相較的東西啊......。

欣賞或討厭一部作品,可以是非常簡單非常個人化的,但一不小心也可以變得很複雜很政治化。對於只因為題材而排斥這部小說與電影的人,我覺得很遺憾,因為他們的確因此錯過了一部很好的作品;而對於用狹隘的宗教觀念與個人認知來衡量評估這個故事的人...我只能說,我為你們感到衷心的遺憾。

小說裡跟電影中,最令我髮指的不是恩尼斯的回憶跟傑克可能的死因,而是那個拿著望遠鏡的傢伙。而或許也正是這樣的人,才能說出那麼冷冽的話,甚至舉起他們的輪胎撬棒...。

0 回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