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hi Radio
Asahi廣播電台,為您放送一份過於喧囂的孤獨
人生霓虹燈
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好久不見的部落格
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Hanago吉他琴來啦!
#樂器軍火商 最新玩具來了!就是之前在 #嘖嘖募資 的 #hanago #吉他琴 #한아고 啦~
Hanago吉他琴是韓國 Koaura music研發設計的嶄新樂器!這次因為看到 卡林巴琴溦溦笑 的溦老師開箱影片太燒了,也發現溦老師提供的專區折扣更優惠~就入手啦!
然後就這樣過了幾個月⋯今天終於收到了!
基本上有接觸過 #萊雅琴 (#里拉琴 )的人應該對吉他琴會更容易上手,因為原理是一樣的。(新琴調音地獄的部分也一樣🥳)
但最大的差異就是吉他琴可以彈「黑鍵」,也就是半音~!這樣就多了許多趣味啦~
比較可惜的是跟萊雅琴比起來,我覺得吉他琴有一點難拿,較適合平放;且16弦有點少(被24音的萊雅琴寵壞了),而且調音及彈奏的時候如果還沒熟悉位置的話反而沒那麼直覺,因為萊雅琴上面通常會印音階且調音孔是直接對應上去的~
不過吉他琴上面的點點其實就是黑鍵位置,因此用鋼琴🎹的鍵盤位置去記憶的話反而更容易熟悉哦😎。而且廠商的說明書上的音階印錯了🤣,就用鋼琴的概念來調反而會比較簡單🎶
然後這次的組合裡面有送琴包、調音棒、4根琴弦跟調音器,真是誠意滿滿啊!雖然我還是習慣用Tuner T1 app,但能直接夾著調音真的頗方便。
總之很開心有這麼創意的新產品問世!(小松也很雀躍的來開箱了)
#小松543 #和尚鸚鵡 #koauramusic
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世界可以很美,在我死去之時
The world is beautiful when you are gone
一直以來都想寫點什麼,偏偏騰不出手。
想述說的事情太多,卻不肯寫在任何messenger裡面了,因為還沒來得及潤飾,對方已經劈裡啪啦讀了89成、而那想要沈澱一下的醍醐老是走味。
我想我前陣子是憂鬱的,消沈著一邊深感憂鬱症患者真的很煩。
憂鬱之於我其實是極為熟悉又極度陌生的一種狀態,而我凝望著那憂鬱的自己,看她在迴圈裡兜兜轉轉,像蝸牛一樣囁嚅著癱瘓在脆弱殼中的爛糊裡無法自拔⋯⋯
我無比恐怖地想逃離想擺脫,想要召喚那個躁進的我前來救贖,私心卻又寧願留她繼續在飛越山林的高空纜車裡暢快昂揚⋯為何不呢。
於是呢,也許是習慣用上帝視角看待世間太長一段時間了,轉身後看見週遭一個個都活得不像個人樣的親友,實在糟心煩惱⋯但仔細想想那其實又與我何干?
也許我其實擔心沒衝過去陪著捧著他們的話,或許那些珍視的人們就會像誰誰誰一樣把自己摔碎了⋯⋯但心底深處,靜坐在暗闇之中的某個我卻又只顧猙獰地輕笑,喃喃低語c’est la vie⋯
自己也未必清楚那到底是惡魔視角還上帝視角,總之不是人。
終於在跟鸚鵡吵架被鳥兒咬得遍手鱗傷的夜晚裡默默走進診所,重新拿了睡眠、焦慮、腸胃的藥。
用藥後的第二天,生命一如以往地充滿渾沌與吵鬧,但至少我頭不痛了而且也睡得早了⋯
於是許多事情不再那麼難以忍受。我甚至還有了起來幹點什麼的力氣。
然而結果我在連續兩天的午睡時光裡皆成為非人。
第一天,我在迷濛間變成一條河,可以看到水的流向,聽見水聲淙淙,水中的氣泡、生物、沙石⋯水面之上沿岸的風景人物⋯我是一條古老的穿越舊城的河,不斷流淌蜿蜒⋯⋯
而第二天,我身在某個古代部族中,身著長袍與佩飾,眾人來向我致意,陌生的話語交織著人們濃烈的情感,無以為報,我只能真摯地端詳他們每一個,微笑著,眼角卻酸澀著。而當詞句逐漸靜寂,某個類似祭司的人來對我獻上祝福,我依舊聽不懂,但我心異常喜悅。
很快的,我再也看不見前面了,他們用細麻布籠罩了我⋯
然後我站在稍遠處,看著他們執行天葬,祭台上無疑是我,但奇妙的是我無有恐懼,無有迷惘、有的只是純粹的喜悅⋯⋯而我就在那狀態下穿越了不知道幾個向度與時間,一直感到開心不已。
那份激爽幾乎遠超生命曾有的任何快感,是一種靈魂徹底釋放的狂喜,我年少時裡亦曾在一場夢中稍微領略過那異教徒狂歡節般的癲狂,但而夢中的這場葬禮卻完全釋放了我⋯
而後我甦醒過來,這世界一如既往的糟心混亂⋯但世界曾經是可以很美好的,在我死去之時。
也許只是太厭世,但我想讓夢與現實稍微靠攏些⋯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對岸的她】,此刻的我
一本好書會召喚出故事,或者更厲害的,是回憶。
特別是那些你塵封的以為此生不可能回顧的人與事,無論多麼微小…
在友人的推薦下看了日本女作家角田光代的作品【對岸的她】(対岸の彼女),故事中有三位女主角:因為結婚辭職,育兒數年後又想重返職場的小夜子、只因為跟小夜子畢業於同一間大學就聘用了她的新創公司老闆葵,還有只存在於葵記憶中的中學好友魚子。
故事採用今昔交錯的方式呈現,因為是用章節區分所以不至於讓人迷失,但真正帶來迷惘的卻是看完書後的心緒撩亂。
須得坦言,在過往人生中我揮別了許多,至今也沒有後悔。
但看了這本書,喟嘆之餘內心浮現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靈感,卻在構思某個段落時突然發現原來我曾類似、或根本即是誰的魚子或誰的葵,有些時候卻也更像小夜子…更有些時候腳跟併攏原地轉向,就反過來成為另一個角色。
是不是每個女人都有過這樣的階段我不清楚,但我確實曾經在不同的友誼關係中付出、失去、喜悅、悲愴…像書中的角色們一樣尋覓著某個定點、某個座標、某個出口或某個方向,也像她們一樣靜止在不可說或不能再說的某個冒號裡…。
我曾經迷茫不已,在【鱷魚手記】與【蒙馬特遺書】裡面以為找到了解釋——也確實有人是那樣解讀我——然而我發現事實上我跟她、她、她…的故事其實是【對岸的她】。
真希望20年前就能遇到這本書。